2022 年經濟怎麼走?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全球經濟恢復 Blaire Hung
從2021年開始,期待已久的全面經濟復蘇會不會在今年出現?經濟回復是不指日可待?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了,今年2022年的《世界經濟展望》報告,報告預測結果亦趨向保守,預計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將從 2021 年的 5.9% 下降至 2022 年的 4.4%,由於 Covid-19 變種病例上升、供應鏈中斷和通脹上升等因素,阻礙經濟復甦。進入 2022 年,全球經濟的狀況比之前預期的要弱
《世界經濟展望》對於未來前景預測,重點在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的增長,美國和中國牽引國際市場的走向。
2022 美國經濟:美國 2022 年增長預測比之前的預測低 1.2 個百分點,至 4.0%。因為美聯儲撤回貨幣刺激措施,及供應鏈中斷對美國經濟造成壓力。
2022 中國經濟:由於零病毒政策造成的干擾,以及房地產開發商的“預計財務壓力”,預計中國今年將增長 4.8%,亦較早前的估計下降 0.8 個百分點。
2022 年經濟:全球衛生戰略挑戰
全球各地, Covid-19 病例仍在激增。再加上通脹壓力、能源價格上漲,對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看淡預期,特別對於巴西、加拿大和墨西哥。
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,高比率通脹會持續一段時間:「隨著 2022 年供需可望回復平衡,以及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,通脹應該會在今年中後期有所緩解。」該報告將 2023 年的增長預測上調 0.2 個百分點至 3.8%,展望後一年的未來發展。然而, 2023估計數字排除新的 Covid 變種,並將回升數字取決於全球疫苗數量和醫療保健:「2023年預測的條件建立於2022 年底,大多數國家的確疹數字將降至低水平,並假設全球疫苗接種率提高,讓 Covid-19 治療變得更加有效。」
全球衛生將延續 2023成全球經濟重點,各國的重視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。
2022年的《世界經濟展望》重點
-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 2022 年全球增長預測下調至 4.4%。
-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,比預期估計低 0.5%。
- 前景主要反映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的增長下調美國和中國及 Covid-19 變種的不明朗因素。